醫界現有讓病患自我評估的「疲憊量尺」,謝瑞坤醫師解釋,未滿4分屬於輕度疲憊,「有疲憊的感覺,但尚未影響到生活」;4分以上,就容易越來越嚴重、越來越不想動,甚至影響到治療。
根據《癌因性疲憊症臨床治療指引》,低於4分的輕度疲憊,可以採取運動、營養飲食、睡眠衛生等「非藥物治療」來因應或預防,當中又以運動為擁有最多實證支持的療法。
輕度疲憊可運動改善,每周至少3次每次20~30分鐘。謝瑞坤醫師建議,病患應該維持每周3次以上、每次20~30分鐘的運動,維持肌力來避免日常工作變慢,甚至預防癌疲憊的惡化;他甚至認為,病患應該把「運動當作藥」,照三餐「服用」,像是三餐飯後,走上20分鐘,搭配充足的營養,持續兩周,便容易有明顯的改善感受。
4分以上的中重度疲憊,建議加上藥物治療。《癌因性疲憊症臨床治療指引》指出,4分以上的中重度疲憊,便建議加上藥物治療,包括精神刺激藥物、類固醇藥物、中藥藥物、黃耆多醣注射劑,效果在1~2周內會呈現。其中,屬於處方新藥的黃耆多醣注射劑,已在臨床證實治療效果,並取得我國TFDA藥證。
癌因性疲憊症治療藥物,今年獲健保給付於乳癌病人。謝瑞坤醫師表示,考慮到乳癌患者在接受化療時相當辛苦,健保署今年開始,將黃耆多醣注射劑給付在乳癌病人身上,解除治療帶來的不適。
所謂預防重於治療,當病人罹癌後,能否就開始著手預防癌疲憊?謝瑞坤醫師指出,現在的醫學,會先「預期」對方會發生某種症狀,例如化療時,會吐的很厲害,甚至造成人體相當大的消耗,那在治療時,會盡量控制著「不讓他吐」,或及早透過營養師的介入,減少人體消耗。
他進一步強調,未來則可能走到藥物預防部分,以癌疲憊為例,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觀察,先讓尚未產生癌疲憊、但正在進行化療的患者,同時使用癌疲憊藥物,對照同樣進行化療、但沒有合併使用癌疲憊藥物的組別,來觀察後續預防的效果。
癌疲憊可治療,適時與醫護人員諮詢很重要。隨著醫學進步,各種治療方式問世,但如果因癌疲憊而影響療程,將不容易達到預期的療效。謝瑞坤醫師表示,癌疲憊是可以治療的,病人自己與家人,都應多多了解癌疲憊,適時與醫護人員進行諮詢。
HOPETV「癌症希望頻道」也呼籲,許多乳癌病人在化療過程中受癌疲憊所苦,意志力消沉、很想放棄治療,甚至進一步對周遭家人產生波浪性影響,也提醒大家一定要多多注意,讓健保資源幫助有癌疲憊的乳癌病人一臂之力。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9%86%AB%E7%95%8C%E5%89%B5%E7%96%B2%E6%86%8A%E9%87%8F%E5%B0%BA-%E6%8F%90%
離婚證人
留言列表